2003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台灣怎麼交朋友

兩個白人走在西非賴比瑞亞(Liberia)首都蒙羅維亞(Monrovia)的市中心,街上卻無來由地設了個路障。路障前有個武裝的十來歲男孩坐在地上打瞌睡。正當白人有意穿越時,另個年輕人快步走來。他綁著耐吉頭巾,穿著印有Britney Spears的T恤,一件寬鬆的七分褲,以及一雙超大的運動鞋。

2003年11月1日 星期六

教宗不喜歡的人

回顧歷史,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若被烙以狂飆與叛逆的標記,應該不為過。嬉皮、越戰、文化大革命、女性主義,以及在西方各大城如火如荼的學生運動,並不亞於當今的以巴糾紛與反恐爭戰,就連與政經領域相較之下,相當保守沉默的天主教會也出現了一位異議人士–瑞士神學家孔漢斯。

2003年10月22日 星期三

瑞士迷思

克里斯揚.耶紀(Christian Jaeggi)是瑞士中部梅根地區(Meggen),「溝通研究學會」(Institut fuer Kommunikationsforschung)的主持人,也是筆者所參與「跨文化領域的衝突與危機調解」課程的指導者。耶紀在蘇黎世大學主修民族、心理及哲學,一九八七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便獻身社會科學和伊斯蘭宗教的研究,不但對瑞士的社會問題做過深入探討,也對族群融和有獨到的見解。他對瑞士犀利的批判,有助於我們認識,和風景秀麗、富庶、寧靜等刻板印象極為不同的另一個瑞士。

2003年9月1日 星期一

「性」的問題?

「有位女士告訴我,三十年前,也就是在她九歲的時候,遭到一名神父性侵犯,自此,她對自己身體及性的態度嚴重扭曲了她的生活。」

2003年7月20日 星期日

軟蛋危機

數年前,高雄,大立百貨公司附近的大街上,車輛行人穿梭來往。一名重度殘障,衣著容貌髒穢的男子在路上爬行。不是士兵那般在林地上的快速匍匐,而是一手的拖鞋先前置,另一手的拖鞋再跟行,並以拖鞋為兩手肘的襯墊,支撐下半身在柏油路上吃力地往前拖曳。究竟該男子是自立更生地販賣著什麼,還是另種形態的乞討,已不複記憶。這情形若發生在五十年前的台灣,尚可找得到容忍的藉口,然而二十世紀末有著百萬人口的港都,竟允許目睹如此破敗的景象,不禁令人強烈質疑,究竟是社會機制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2003年6月29日 星期日

逃向天堂

其實阿布度拉心裡明白,以他的身份背景,再多的請求與解釋只是多費唇舌而已,在移民局窗口力爭無效後,他從口袋掏出預先準備好的小刀,當場將左手小指切下…

2003年5月27日 星期二

螢幕前的冷眼睛

二零零三年初春,全世界的眼睛被釘牢在電視螢光幕前,眼睛所屬的有形肢體與無形心志,隨著腦部所傳導的訊息而情緒起伏,而坐立難安。美英聯軍攻擊伊拉克的現場影像報導,被CNN與BBC的傳播科技把持,直抵世界各角落,讓全球在客廳參戰。

2003年4月29日 星期二

不是只有伊拉克!

辦公室裡可以收看電視節目原本就不尋常。英國BBC播放伊拉克總統沙坦(Saddam Hussein)對英美聯軍放話鏡頭的同時,辦公人員卻都一臉沉重地背對著熱騰騰的瑩幕畫面,只管聚精會神聆聽主講者的解說,就更令人感到蹊蹺。究竟有什麼比此一戰爭更重大事件,能將大夥的注意力從美伊交戰的爆破現場,拉回到電話、傳真、手機、電腦,人聲、機器聲彼此交雜的辦公室裡?

2003年3月1日 星期六

●天主是我最大的糾葛

一大早起身,趁大地都還熟睡,快快查看了下電子郵件。妳遠從雪梨捎至瑞士的短函,竟然能輕而易舉,讓十三年前的往事,在窗外仍是闃黑的秋日清晨,大喇喇地踏越時空奔騰而來。關了電腦我冷著手腳走進浴室,一把灌下晴天藍的清潔劑,開始洗刷浴缸。其實我哪是認真地清洗浴室,我是在藉著肢體的勞動,抵擋這假意沉澱已久的翻攪!

2003年2月26日 星期三

人命產業

這陣子國際上沸沸揚揚的大事,當然是媒體所稱的「伊拉克危機」。原本報紙上佔國際版頭條,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紛爭,除了受傷和死亡人數的累進報導之外,現在也少有人探討可能的解決辦法。

2003年2月16日 星期日

●我愛賓拉登


如果把我換成是個白種女人,妳大概連斜我一眼都捨不得,一個不戴頭罩的阿拉伯女人抽煙,當然會引起妳的注意。其實我是從抽水煙開始的,男人們可以抽,女人的嘴也不一定只用來吃飯、說話或背誦可蘭經用的。在我們吉達,也有女人開車上街,至少她們不像年輕男人一般,把車飆得讓警察猛追。妳沒聽說嘛,現在杜拜開始有女計程車司機!其實開車不就是那麼回事,哪還需要幾個月的訓練,又規定她們只能穿長裙,不准穿長褲,只能接受電話叫車,只能接送婦女兒童,只能在白天工作等等,限制太多了。不過總是個開始,是個好的轉變。什麼,家庭革命?哇,我喜歡這個辭!當然,她們一定跟家裡戰鬥過。像我父親,早就不願接受我是他的女兒。阿拉伯人說,女人只擁有一頂頭罩及一座墳墓,我偏不服!

2003年1月21日 星期二

誰來看台灣

台灣媒體的國際消息不多見,有的也只是來自如路透、美聯等國外新聞通訊社仲介的消息。對國際事件的評論,則只圖方便地直接翻譯別人的觀點。國內對某一國家或地區重大事件的追查探討甚少,即使有,也似乎只存在於學術界。一般人不感興趣,即便有興趣,也不知如何入門。而易讀易懂,兼具知性與感性散文體的精闢研究報導更是少見。原本是可以信手拈來的普通常識,只關閉在高得難以跨越的門檻之內,使得願意對外開放的台灣島,其所謂國際化的層次,不過停留在衣食旅遊娛樂表象,或少數經濟上的科技產品。深層文化的交流切磋,只淪為高級知識份子的門面裝點。一種因吸收外來文化,經評比存精後,對自己文化正面的質變與量變,則付之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