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8日 星期二

●一支歌的博物館

烏格拉河流經俄國斯摩棱斯克州的一座小村莊富斯霍德村。河岸上長著梨樹。隨著春的到來,白裏透紅溫柔嫵媚的梨花,布滿兩岸,清晨河面升起薄霧。霧捲梨花,紗裹麗人。俄國姑娘卡秋莎成了詩人的夢,也成了千千萬萬人的至愛。

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預訂死亡

病重的老太太由家人陪同從德國來到這個小鎮,住進這個房間。不多久,幾個人陸續從容地進出房間,神情肅穆少語。數小時後,不知何時停駐在公寓前的一部黑色箱型大車行駛而去。車裡,駕駛座後放著一具棺木,棺木裡躺著剛到瑞士不久的老太太。

2006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俄羅斯人的二戰情結

二戰給俄國人帶來了不可忘懷的傷痛。盡管已經過去了60年,俄國人沒有忘記,反而越來越重視。各種文藝都在不斷回味不斷加深體驗那場戰爭給俄國帶來的正反兩面後果。電影藝術更是一馬當先。

2006年10月13日 星期五

躁進的媒體會帶來什麼後果?

教宗是在對曼努埃爾君王的不當言論做了批判之後,以此為出發點,闡述他對「信仰與理性」的推崇,並指出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在形上觀點的相異之處。他說:「… 宗教的具體實現也正是我們今天的挑戰。『違反理性行事是違反天主本質』到底是希臘式的哲學思想,還是原本就是如此?… 」

2006年9月16日 星期六

倒扁行動的基礎何在?

民主國家允許民眾以正當的聚集行動提出改革訴求,或抵制某項法令或決議,然而以此要求民選在位總統下台,並不符合程序,更缺乏法律效力。

2006年9月11日 星期一

瑞士的福音傳媒

今年初(2006)的丹麥漫畫事件再度突顯,宗教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政治舞台的一個敏感性議題。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及伊斯蘭教徒彼此仇視憎恨,卻是來自同一先祖亞伯拉罕。Kuschel寄望這三大宗教能夠如同一般家庭,成員間雖相互爭執,卻能再度和好,畢竟亞伯拉罕既不屬於猶太教、基督教,也不屬於伊斯蘭教;分離族群、製造敵人,其實是人類自己。

2006年8月11日 星期五

雙梅會

1935年梅蘭芳大師應邀訪蘇。梅博士在莫斯科表演京劇,轟動當地戲劇界。官方指派斯坦尼出面接待,兩人在藝術上並非同道,倒是已經落魄的梅耶荷德對京劇美學原則理解透徹,因爲兩人都是寫意派,都主張“假定性戲劇”,是戲劇藝術發展的同道。

2006年8月7日 星期一

一個沒人提出的問題

近日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事充塞國際各媒體主要版面,台灣大部份以固定的某些人編譯某些固定國外媒體而「綜合外電報導」的方式,逐漸把島內國際事務關切者間接養育成吃魚子醬的左派。於是,人人都知道真主黨由敘利亞、伊朗支持而與以色列發生衝突,卻沒人問,為何敘、伊這兩個不同種族的國家願意支援真主黨?

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恐怖大師與邪惡軸心

穆斯林的遜尼與什葉派一向不睦,目前這兩派在伊拉克形同內戰的持續武力相向,讓美軍疲於奔命、不知所措。然而,只要以色列一出線,這兩派兄弟便盡釋前嫌迅速聯結。遜尼派的哈瑪斯在伊朗、敘利亞及黎巴嫩南部的什葉派駐防地接受訓練,經費全由德黑蘭當局負責,便是一例。

2006年7月10日 星期一

●在不安定的世界寫作

戰爭結束後,文學便上場。士兵的死亡與退位正是對文學的筵請和召喚。文字的療傷功能與批判機制普遍而深廣。燒書其實是燒人,雖在不安定的世界寫作,雖在非和平時期疾書,只要一人不死,文學必定長存。

●在不安定的世界寫作

戰爭結束後,文學便上場。士兵的死亡與退位正是對文學的筵請和召喚。文字的療傷功能與批判機制普遍而深廣。燒書其實是燒人,雖在不安定的世界寫作,雖在非和平時期疾書,只要一人不死,文學必定長存。

2006年7月9日 星期日

●戲迷的王國

天上下著酸雨,沖刷五彩繽紛的蝴蝶,使蝴蝶失去了色彩,變成慘白色;高大的熱帶大樹攔腰折斷;動物身上的毛皮一塊塊掉下來。這出戲的內涵不言而喻。

2006年6月26日 星期一

另一種貧窮

衣索匹亞是世界第四窮國,有七千萬人口,每年雖接受十億美元外援,卻必須以收入的108%償還債務,由於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國家支出的40%直接由國際社會承擔。在這個殘破不堪的國家裡,卻有一支配備戰鬥機及五十萬名士兵的現代化軍隊…

2006年6月13日 星期二

一個充滿忠誠與恐懼的團體

卡跋被迫每天過著棄絕他真正信仰的日子,雖然私下有個忠徒的名字,名片上卻是印著伊斯蘭的姓名。他的秘密只有家人及幾個親近的朋友知道。如果生意夥伴來訪而碰上伊斯蘭禱告時間,他也必須跟著跪在小毯子上,朝麥加祈禱,只希望天主能諒解他的不得以。

●閘口人生

此後兩天,王醫師不再有任何動靜。原因?或許他感覺和一名假女兒談心是多麼虛偽?或許\他考慮如何透析假女兒真正的居心?我則猶豫著是否該再次發信,並汲汲思索自己行事的潛在動機。當我意識到,這種可能是排遣我私己對陌生人憂傷情緒的作為,以及對方明知我冒充,我也清楚他知道我冒充的情況下,如此「陰陽兩隔」的對話形式能夠維持多久?

●俄羅斯之魂

俄國有句俗話說,“俄羅斯人的心靈一片漆黑”,意思是指俄國人高深莫測。他們的一些所做所爲,往往無法用邏輯來解釋,只有從心性來琢磨,才能恍然大悟。

2006年6月5日 星期一

歷史大拋售

蘇聯作家左琴柯曾經寫過一篇題為《沙皇的皮靴》的雜文,寫的是一對夫婦前去參加皇宮物品大拋售。太太買了四件女式襯衫,先生買了一雙皮靴。先生沾沾自喜,“也許皇帝本人穿過這雙靴子呢”

2006年5月6日 星期六

青蛙人詰難達 • 芬奇

在網上看到一則名人和名作的佳話,稱,當年戴高樂總統在愛麗舍宮處理國務産生大煩惱時,他就驅車前往羅浮宮博物館,直奔只有77×53釐米的小小油畫《蒙娜麗莎》。他與蒙娜麗莎對視片刻,滿臉的陰霾暫態耗散殆盡。玄妙,蒙娜麗莎成了戴高樂的超級心理醫生。

2006年4月28日 星期五

當正義的化身觸犯了正義

這些人被假設為有罪,除非能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們沒有辯論律師,也不清楚不利於自己的證據究竟有哪些。有個被控曾為賓拉登保鑣的葉門人,經無數審問後「承認」看過賓拉登五次:三次在半島電視台(al-Jazeera)的節目裡,兩次在葉門的媒體上。他的檔案記錄是:囚犯坦承認識賓拉登!

2006年4月10日 星期一

事情三面向

沙波希望每個神父都能自由選擇生活方式,許多人贊成他的看法,卻視而不見他是以何種手法炒作這個議題。他明知,改變神父工作內容不在主教權限之內,卻又對主教進行人身攻擊;這一作為,並不正直。他在報上與天主教會的大清算,以及把忠誠的牧靈人員貶抑為諂媚者的文字,引起其他神父的公憤,而希望主教能打破沈默,還原公道。事態擴大至此,社會大眾希望雙方能夠和好,柯賀主教則以「和好與悔改彼此相屬」做為回應。

2006年3月10日 星期五

一位高雄市民對未來市長的期許

集黨結社原是因為對於某種理念的心悅誠服,卻往往由於缺乏阻止因摻雜貪婪人性而導致敗壞的監督機制,而讓理念轉變成僵死的理論,甚至披上盔甲地被供奉在廟堂之上,並墮落成再也無法承受新思考挑戰的意識形態。而今,參政者竟然連這種四不像主義都懶得追求,入黨,只是家族成員之間的傳承,是利益內部輸送的權宜。

●被糟蹋了的文化瑰寶 – 中華文字如何去從?

或許受到中國堀起論的鼓舞,21世紀初始,國際上掀起波濤洶湧的中國熱。除了分析預測中國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各方面將帶給世界哪些震撼、疑惑、隱憂之外,由於經濟投資以及希望多加了解這甦醒古老巨人去向的帶動,一股學習漢語、漢字的熱切企圖有如燎原星火,一發不可收拾。然而有多少學習中國大陸簡體漢字的人曾經意識到,他們汲汲所學其實是一堆文字殘骸?又有多少人知曉,大陸上通行這些被肢解後的文字屍體是共產黨御用文人踐踏文化瑰寶的慘澹結果?

2006年2月13日 星期一

西方有傲慢的本錢

倘若穆斯林仍舊對千年前的十字軍深惡痛絕,為何不像賓拉登那般在深山裡枕戈待旦,卻一有機會便往西方奔跑而不去其他國家移民?比方到台灣?如果伊斯蘭仍抱持Sharia(伊斯蘭法典)不放,非要將千年前的法令在二十一世紀使用,而將通姦的女人以亂石擊斃(和她媾和的男人呢?),無怪乎有著政教分離、法治政體、自由市場等三大特徵的富強國家與其格格不入了。

2006年2月7日 星期二

名人市集與嬉皮雅士

當今以美國為首的資本工業國,往往以軍事動員為前鋒,以經濟壟斷做後盾,進行蠶食性的掠奪。由此,近一波反全球化運動自然富含反戰色彩。將反新自由主義與反軍國主義相互聯結,其實是九一一事件後的新發展。

2006年1月27日 星期五

世界社會論壇基本憲章

世界社會論壇反對集權主義、反對變調的經濟、發展及歷史觀點,也反對國家以暴力做為控制社會的手段;尊重人權,支持人際、種族、性別及民族間在平等團結的和平關係中,實行真正的、全體共享的民主,斥責任何形式的強勢控制,以及只對一人的服從。

2006年1月6日 星期五

一本不尋常的書 – 「當我開始再次想起天主」

知道西華德這個人是因為在機緣下購得「地上的鹽」一書。以作者工作背景觀之,他必須是個願意思考的人。一個思想者的「違反自然」行徑,必有其內在的巨大理由。這隱避理由很快成了我無止盡好奇心的最新標的。為了平息因好奇而產生的焦慮,便透過國際電話查詢聯線,與作者本人有了短暫交談。在此之後至少兩週,「當我開始再次想起天主」仍尚未躺在我的書桌上…

2006年1月1日 星期日

【敬告讀者】標題旁的日期


大部份文章題目旁的日期是該文在其他媒體刊出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