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1日 星期一

瑞士的福音傳媒

今年初(2006)的丹麥漫畫事件再度突顯,宗教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政治舞台的一個敏感性議題。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及伊斯蘭教徒彼此仇視憎恨,卻是來自同一先祖亞伯拉罕。Kuschel寄望這三大宗教能夠如同一般家庭,成員間雖相互爭執,卻能再度和好,畢竟亞伯拉罕既不屬於猶太教、基督教,也不屬於伊斯蘭教;分離族群、製造敵人,其實是人類自己。

 
文/顏敏如 Yen Minju

 
以德語發音的瑞士第二電視台自1995年起有個名為「週日之窗」的宗教節目,播出時間是週六17:30及週日11:30。這個節目依重點題目的不同,每週維持十萬至十五萬的收視觀眾。非黃金時段的非熱門節目收視率持續不墜,的確引人好奇。

「週日之窗」由「基督電視基金會」主導,每年播出52集(104次),總經費約6400萬台幣,是一系列以基督徒視野與觀點對現今迫切議題做深入探討的節目。對於詢問「人來自何處,歸向何方」以及尋找生活意義的人們,此一節目更是明顯地碰觸了他們內心的飢渴,並將傳統上無解的心靈問題,以既不盲目迷信也不傳輸偽善的直接簡明方式,指出通往天主的道路;而觀眾是否因此接受基督信仰,全由自己決定。

和台灣一樣,瑞士許多教友在和耶穌真正建立起關係之前,便已斷絕與教會的往來。「週日之窗」希望能將這些迷途羔羊與天主重新聯結,讓他們有興趣探討基督信仰,然而此一目標既不預設為非完成不可的使命,也不刻意對某一派別的基督信仰做宣傳,只提供各階層人們與天主相遇的經驗,而讓觀眾自己拼湊或想像信仰的本質與面貌。節目中沒有艱深的神學理論,而是設法讓人們知道,和天主建立一個活潑的關係是可信而可行的。

許多瑞士人對教會的印象是無聊、無彩、僵化的虔誠,以及陳腐的饒舌與嘮叨。「週日之窗」不直接提到「天主」,是因不願造成天主只在週日存在的錯覺;強調的是,受邀上節目的人,其生活經驗比信仰經驗更加重要。探討的議題包括中年危機、離婚、酗酒、厭食、抹黑、失業、吸毒、疾病等等;節目所呈現的是,最不同的人在最不同的情況下所遭遇最不同事件的經驗。「週日之窗」曾報導一名63歲才第一次祈禱的退休先生;一對雖有外遇終究再度廝守的夫妻;一個被死神欽點的年輕生命等等,如此真實的境況與遭遇感動了無數的觀眾。

「週日之窗」以中產階層為訴求對象,特別鎖定25至50歲尋找信仰的人們。處於生命中困難時期或有著正常生活並希望延伸知性、靈性觸角的人,都是基本的觀眾群。該節目不僅傳達信仰與生活經驗,也提供咨詢與其他的服務項目,更可免費索取每一集的錄影帶,以便在教學或彌撒中加以運用。

「週日之窗」以「談話」與「雜誌」兩大形態組成,前者由「廣播與電視中的福音」公司所承包。該公司成立於1973年,沒有特定的宗教與政治立場,「信仰與社會」的25人編輯部每年製作300個節目,至少有20個地方上的廣播電台採用他們的深度報導與人物專訪。「廣播與電視中的福音」公司的工作人員常接受邀請到堂區或其他事業機構一起做彌撒,有時也示範錄製節目的過程。「雜誌」部份則由專做藝術、文化與宗教錄影帶與電視節目的Alphavision公司承製。這個公司全年不斷尋找真實感人的故事,任何人均可自己報名,提供他們可貴的親身經歷。

「週日之窗」的製作經費全靠自由捐款與廣告收益,沒有金主操控,節目得以保有全然的自主性。每集內容由編輯與主持人共同決定,所碰觸的往往是迫在眉睫或影響大眾情緒的持久難題。節目部常接到觀眾以電話、信件或電郵等不同形態的反應與回饋,這些全證實「週日之窗」的內容的確牽動了許多人的信仰知覺。

只要是貼近大眾的事物必然有市場考量機制,「週日之窗」也無可避免地經常調查收視率。已知的是,週六大都是基督徒收看節目,佔有大約7.3%的電視人口,週日則是7.5%的非基督徒觀眾。此外,更有人長期訂閱節目表,並通知親友鄰人週末即將探討的主題,這讓極少或從不進教堂的人能夠享有天主慷慨的提供。有個人,長年以來雖受到和鄰居一起上教堂的邀請而不為所動,卻從不錯過「週日之窗」的節目。

倘若「週日之窗」如同新聞界的「國內消息」,瑞士德語第一電視台的「轉折時刻」或許可視為宗教界的「國際新聞報導」。「轉折時刻」每週日上午播出三小時,分宗教、哲學、藝術三大單元,該節目的總主持人是位優雅沈穩的黑人先生。宗教單元是有關各個宗教、教會、神學、靈修、宗教生活形態與社群等議題的探討,內容以談話或影片形態呈現,針對最受矚目的問題與人類生存所需物質與精神原素的追蹤與深究。此外,該節目每兩週轉播不同教堂的彌撒,讓病患或行動不便者也可在家參與聖事。

哲學與藝術兩大單元則是人文活動的精緻呈現。前者除了介紹古今哲學家的生平軼事,及其理論的正反面影響之外,對於當今世上政治、經濟、教育、社會、文化各領域流行的理念與價值觀也加以分辨與判斷。藝術界的多元與繽紛自然也無法逃離「轉折時刻」的追索:有時是一場年輕天才鋼琴家的演奏轉播,有時是某位雕刻大師的生平與作品介紹,更有一次是邀集數位作家到威尼斯一遊,並於事後發表遊記感言的文學饗宴。

「轉折時刻」雖不單以宗教掛帥,卻往往離不開以宗教為核心思考的主軸。有一集的宗教單元介紹「人類早期的神祗」,哲學則是「歐洲思潮 – 希臘人的世界觀」,藝術部份記錄了「畫佛者 – 佛教在蒙古的復興」等等。最近一次的宗教單元活動是和廣播公司聯手實況轉播來自德國神學家Karl-Josef Kuschel對舊約人物亞伯拉罕的探討。Kuschel將這位不一定曾經存在過的人從聖經抽離,探討他在現今國際糾紛中的地位與作用。今年初(2006)的丹麥漫畫事件再度突顯,宗教已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政治舞台的一個敏感性議題。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及伊斯蘭教徒彼此仇視憎恨,卻是來自同一先祖亞伯拉罕。Kuschel寄望這三大宗教能夠如同一般家庭,成員間雖相互爭執,卻能再度和好,畢竟亞伯拉罕既不屬於猶太教、基督教,也不屬於伊斯蘭教;分離族群、製造敵人,其實是人類自己。

除了上述種種,週刊、半月刊、月刊等德語區福傳平面媒體更是不勝枚舉,這些報章雜誌往往派出記者,以預先擬定的題目專訪關鍵人物,並以基督觀點對社會現象嚴加批判。此外,由一位名為Ferdinand Rueegg的記者於1917年創立的天主教通訊社(KIPA, Katholische Internationale Presseagentur),專事報導瑞士國內外教會及社會現況,目前約有70位工作人員,經費來自訂戶與各個教會機構,並和德國、奧地利的通訊社共同在羅馬成立天主教訊息中心(Centrum Informationis Catholicum)。

瑞士德語區的福音傳媒早已是成熟的宗教產業,製作的手法和氣魄與一般重大的記錄片不相上下,所關心的層面更是擴及全世界,焦點往往是對準較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台灣的福傳媒體迫於經費的困窘與參與者的缺乏,規模與涵蓋面都只停留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階段。然而,運用喜愛表現與希望受到重視的人類天性,鼓勵教友自行擬定題目拍攝記錄片,或將見證雜誌每期的特別企劃以影片形式製作成系列報導,在堂區活動或彌撒時播出,引起討論,應該可以吸收教友回流,甚至引發非教友的興趣。如此向前跨越的一小步,應該不至於太過艱難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