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9日 星期五

●政治與宗教

政治與宗教是兩個互不相干又實際存在生活中的概念,在落實的過程中都需要一個結構體予以執行。此一結構體當然由人組成,政府與教會(或任何宗教組織)於焉誕生,是種少數精英對於多數大眾的提供態勢,也因此容易流於操縱、把持、誤導,更由於一牽扯上人,便要立即生出權力與權利的瓜葛來;而這種瓜葛也就是向外擴張與彼此侵奪的衝突。

 
文/顏敏如 yenminju

 
政治的運作對象是人,本質是分配,是包括有形、無形資源與利益獲得的複雜分配操作。政治原本是管理眾人之事,在高度法治的民主國家裡,政治已晉升為「服務業」,是服務眾人之事,目的是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

宗教的核心價值是對於「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提示與解答,超越任何意識型態或黨派利益;因感動、感恩、感懷而負有道德與生活形態傳播的責任。所接受答案的內容對於個人的價值觀、處世態度以及人生方向,有著決定性的關鍵作用。

政治與宗教是兩個互不相干又實際存在生活中的概念,在落實的過程中都需要一個結構體予以執行。此一結構體當然由人組成,政府與教會(或任何宗教組織)於焉誕生,是種少數精英對於多數大眾的提供態勢,也因此容易流於操縱、把持、誤導,更由於一牽扯上人,便要立即生出權力與權利的瓜葛來;而這種瓜葛也就是向外擴張與彼此侵奪的衝突。

不論中世紀歐洲的君權神授、中國皇帝的自稱天子,或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國家神道,都是以受到敬畏的天神之名做為政治行為的支柱,而行控管或略奪之實。政教合一的結果,導致牢不可破的王權帶來浩劫般的災難。千年的慘痛教訓,也因著工業革命允許資本的壯大與思想啟蒙,易受操弄的宗教於是被迫退位;認為,政治人物應停止染指宗教,不該利用信仰的動員力量做為政爭的工具之一;而宗教人士也不該涉入政壇,言談不該涉及政事;前者是基於理性的中立,後者則有鉗控思想的嫌疑,而瑪竇福音中「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註),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便成了政教分離最佳的註腳。

政教分離是人類智識上的一大進步,然而以耶穌主張的「歸凱撒,歸天主」做為支持,本身就已是利用宗教權威背書而阻止他人行為的政治手段例子;更何況引用這話者,無不有斷章取義之嫌。

耶穌時代,法利賽人是社會運動起家的一個政黨,是猶太人的思想流派之一;黑落德則是當時羅馬人的傀儡皇帝,害怕失去政權。後者控訴前者:法利賽人不應召告,彌賽亞誕生之日便是黑落德政權殞落之時。互不信任的雙方在面對耶穌正義的威脅時,立刻宿敵變盟友,共同向耶穌提出,可不可以給凱撒納稅的問題。耶穌明白,若答不可,便觸犯法律,不容於黑落德黨人及羅馬當局;若答可,便是與以法利賽人為代表的一般百姓為敵。耶穌於是要了一個稅幣「德納」,讓來者加深印象地說出,稅幣上的肖像和名號是凱撒的,之後,才對他們說:「那麼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

法利賽門徒與黑落德黨人心知肚明地先對耶穌說:「…我們知道你是真誠的,按真理教授天主的道路,不顧忌任何人,因為你不看人的情面。…」,接著才問祂納稅的問題,是典型的,蘿蔔與棒棍齊下的挑釁行為。他們兩批人馬是政治性地相互利用,目的都在奪權。耶穌要我們釐清政治與宗教的差別,祂自己代表宗教一方,有著高超的道德指標;祂冷眼旁觀,不被利用。稅幣「德納」是個實體,代表受壓迫下的政治現實。也因此「歸凱撒,歸天主」的真意是:看清事實,洞悉現況,不看人的情面,而高舉天主的正義。

如果我們能以此態度面對台灣政爭豈不恰當!關係與情面原是貪腐的溫床,耶穌在二千年前不就已呼籲當今的台灣人要高舉天主的正義!其他的意識型態之爭,所為何來?


註:凱撒Caesar一字原是拉丁文,意為君王,羅馬時代引用此字做為羅馬王的頭銜,與西元前44年被刺身亡的凱撒大帝並不相關。